河南省紧急救援促进中心

河南省紧急救援促进中心

当前位置: 河南省紧急救援促进中心 >> 综合分类 >> 救援产业论坛 >> 中国紧急救援产业分析
综合分类

中国紧急救援产业分析

发布时间: 2014-11-26 14:57:17  查看次数: 784    
 紧急救援的产业化基础 

         

                   中国紧急救援的产业化基础

                  一、紧急救援业务范围及方法

                  二、紧急救援商业化方式

                  三、中国紧急救援现状分析

                  四、中国紧急救援市场分析

                  五、中国紧急救援产业化基础

  救援业是保险业手段的前伸和后援,救援业在西方已有百年历史,是排在银行、邮电、保险后的第四大社会公益产业。紧急救援可以在发生意外时把不可预见的损失,通过有效的快速反应的紧急行动,转变为可计算的费用。

                  一、紧急救援业务范围及方法

  1、医疗信息咨询服务,主要运用电脑网络并使用电话、传真进行;对保单、信用卡情况及医疗设施信息查询,介绍医院和医生。

  2、提供旅游及个人行政、法律援助,采用电子和人工服务进行;安排旅游、代订饭店、机、船、车票,进行丢失行李、证件、物品的查询,提供现金借款、紧急信息传递,代聘译员,介绍律师、代垫诉讼费和保释金,代办签证、协助因故临时返乡、返国,代客送礼仪鲜花。

  3、交通运输援助,提供车辆、船舶和航空的租借。

  4、受保险委托提供援助,对保险后的中国公民在境内外、对境外华人入境后发生人身意外事故时进行救援;采用车辆、航空和人员进行救助行动。

  5、对委托保险的财产、货物进行抢救。

  6、医疗院前与事后救援,采用电话、电子网络、人工、救护车辆和直升机进行。包括:紧急护送病人就医,安排医生出诊,协助病人住院和转院,代付医疗费和住院费,医疗情况追踪;包租救护专机,海外医疗救护专机来华的地面接待、协调;帮助未成年子女回国以及病人康复后回国。后事处理,安排和处理遗体转运以及相关的手续;安排和办理遗体火化以及相关的手续,并将骨灰转运回国。

  总之,紧急救援是运用包括行政、法律、金融及航空救援在内的一切手段,快速反应、实施救助;对意外事故采用人工、车辆、航空与专业装备等多种手段和方式,进行现场的紧急救援与抢险行动。

                  二、救援商业化方式

   对外资开放保险之后,一些过去不被我们所熟悉了解的险种和服务均已出现,紧急救援卡就是其中之一,提供救援卡是保险的附加服务。美国友邦保险和中国平安保险在人寿保险服务中就有紧急救援卡配给。友邦保险对人寿保险额在10万元以上的客户就配给一张国际通用的紧急救援卡。据称友邦保险在上海、杭州、广州三城市已拥有百万客户(2001年),其中50%拥有紧急救援卡。

   一般欧洲人出国,必定随身携带护照、信用卡和紧急救援卡。日本人没有紧急救援卡时就不敢出国,购买率达100%。救援业目前的主要收入方式是发行救援卡。在境外旅游发生意外时,救援卡持有人通过专用号码报警,接警的救援公司或医疗机构与发卡的保险公司联系,保险公司给以支付承诺,救援卡持有人就可以获得必要的服务了。SOS组织在我国的服务主要针对来华的境外人士,通过境外保险公司给予的付费委托收取佣金;每年他们完成的救助业务有数千万美元。欧洲国家发行救援卡后形成紧急救援基金,在发生意外事故后为被救人员提供充足的费用,保证救援活动的有效开展。

   在我国发行救援卡刚刚开始尝试,美国友邦公司在国内就尝试过“商务旅行保险计划”,有救援卡配给。泰康保险公司与中国国旅旅行救援中心合作提出过附加救援服务的旅游救援保险。目前声势最大的是SOS与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联手推出的旅游救助保险,配给救援卡。上海华辰集团下属华辰五洲电子商务网络有限公司与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合作发行了意外医疗救援服务卡。这些单位的救援卡基本都是建立在电子网络和咨询基础上的,缺乏救援的硬件支持;比如病人或受伤者需要转移时,只能与航空公司联络取得帮助,也就是没有自己的直接队伍和设施提供快捷的现场服务;而这正是当事人最需要的服务,也正是紧急救援业的价值所在。

  过去我国发生突发性的国际社会紧急事故,都由政府出面组织临时机构处理;“应急”往往是相关单位抽调临时人员组织进行,在既无经验又无准备的情况下,既缺乏专业知识与技术,又缺乏设备与装备。这时,往往产生施救单位社会效益越高、经济效益越低的倒挂和错位,影响着参与救援单位的积极性,致使在急需救援时得不到相应的援救,严重影响施救的效果和质量。大量的社会救援行动,不但给政府的财政造成负担,面对遇难人或家属及国际社会的责难时,也使政府承受不必要的压力。

  西方国家的紧急救援采用商业化的方式进行,救援活动作为服务业,其企业成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救援企业向社会公众提供救援服务,从保险业提取服务佣金,或自己发行社会公众救助卡向受助人收费,建立紧急救援基金,完全在提供商业化的服务中获得酬劳和利润。在职业化的过程中,专业技能和装备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为紧急救援产业的信誉和效益带来巨大的利益。市场经济机制,决定了他们的发展必须规模化、现代化,从而不断的提升救援产业的经营水准。

                  三、中国救援现状分析   

  有统计表明发达国家事故致伤后的死亡率只有5%,而中国高达20%,原因在于抢救不及时。救援的及时性靠报警的方便与接警的准确,再就是救援手段的现代化和快速反映能力。我国目前交通事故致死率平均为27.3%,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5%;因为我国目前报警信息的传递虽然有公众电话,但是主要的救护手段是救护车,这就受到道路通行状况的众多限制。而国际上很多采用直升机救援,由于不受道路限制,速度也快于汽车,在百公里范围内实施紧急救援时可以在半小时内赶到任何出事现场,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特别对于海上事故,由于通讯手段的限制和定位的困难,在没有专门的通讯手段和GPS定位系统时,发生事故后很难及时赶到现场;而时间耽误的直接后果就是落水人员的去向不明,造成海难人员失踪。事后的大规模搜救,往往是无功而返,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而在国内旅游中多次发生的风景区意外事故中,我们都是依靠大量的解放军、武警战士和志愿者提供救助,这样给参与者造成了很多负担、甚至伤亡,对于社会也是一种浪费。有了职业化的救援企业,在专业分工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直接效率和社会效益都会提高。产生经济效益的活动以企业利润的形式不断积累起来,会对本产业的整体能力提高和发展产业具有积极的作用,使这一产业的发展进程进入良性循环。

  目前国内救援没有形成市场,现有的救援组织一般人都不知道。我国目前现有的救援组织都是事业单位;如国家部门所属的专业急救队伍,如煤炭部门的救援大队、电力部门的抢险队以及中国紧急救援队都是事业单位,只在本系统内或国家指派的任务中开展工作。遇到特大事故时,他们才会应政府调动从事社会性的救助行动。近几年开展商业业务的主要是国际欧急、SOS(原亚急)等驻华机构;但是,他们主要进行境外保险委托服务,救助工作只是通过委托协作完成。许多企业都在探索开拓中国市场,但总体上是规模小、手段少,相互间缺乏合作。

                     

  中国没有商业化的救援服务,就直接产生了许多问题。如中国1999年11月24日的海难事件,当时船上的乘客很多人用手机与家人联系,呼救的信息转达到政府有关部门完全不迟;但是他们的求救通过官僚主义的处处截留后,就因为种种原因使救援行动不能及时反应。如果有商业化的救援组织,求救者能直接与救援组织联系,紧急救援行动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反应了,就不会造成那么多人的死亡。另外,在海上搜救工作中,我国由于没有专业救援企业,搜救活动主要靠临时召集社会单位提供救援,这样就难以保证设备和人员;而长期依靠人道主义的救助互助,也加重了施救者的经济负担,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而完全依赖政府行政管理,在政府经费困难时,就出现了经费、装备、人员的不足和短缺,造成无力解决的难题。依靠自身的效益发展,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积累利润,才是紧急救援不断提升的正确道路。

                  四、中国救援市场分析

   1、据统计,今年来华的外国人士已达2000万人次。归国投资、观光

   返乡的华侨、港澳台同胞7000万人次。国内出国旅游人数已达2000万人次,国内游客也已有6.02亿人次。按每人10元人民币的救援卡费,数十亿的份额形成的紧急救援市场是很大的。

                     

   2、全国拥有汽车驾驶执照的人达7000余万名,汽车保有量为2000万辆;北京地区有200万辆汽车,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给汽车驾驶员发出的紧急救援卡就有12万张之多。按正常自然规律精算的事故率为万分之1.8,针对这样庞大的基数,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的任务是很重的。

                     

   3、中国从事海洋运输、渔业生产的百万条船舶和千万海员、渔民,在常年的海上作业中无法完全避免风险,海上搜救是巨大的任务。而担负海上救助任务的飞机仅有几架,仅远洋船舶的事故救助就需要大量的装备和专业的队伍来提供服务。

                     

   4、我国电力部门和管道输送部门有上百万名职工,数万公里的输变电线路和管道,每年事故有上千起;由于许多事故发生在交通不便的区域,急切需要有紧急救援手段的专业服务。电力系统和管道部门对于成立紧急救援中心有很高的评价。

   5、新闻记者的工作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比常人需要紧急援救的更高概率,全国数万名记者的救援费汇总也是不可小视的额度。

   6、另外据统计,每年来华访问的经要团体有数百起,还有同等数量的政要团体,他们都需要提供救援保证服务。

   7、在已进入我国的50家外资保险公司和境外保险业在华80家办事机构,240家外资银行在京设立的办事处,世界前五百强企业来京、沪等地设立的分公司有470多家,他们对我国创立救援产业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参与的愿望。

   8、我国保险公司发行的救援卡已经有数十万张,还在迅速增长。随着进入WTO的时间增长,救援卡发行必然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而日益增多。

   9、特别应该提及的是,为了大量的医疗手术中急需的血液、器官和生物医药的运送,紧急救援服务将要提供巨大的贡献和价值。

   目前我国紧急救援企业化刚刚开始建立,大量已经成立的救援企业不是没有手段,就是专业单一;要按照国际发达国家水平建立组织和建设装备,就将需要数百亿的投资,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投资市场;而从事紧急救援及相关的职业人员将需要数十万人,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为了建设好这样一个现代产业,现在就需要进行人员的专业培训,就要形成巨大的教育市场机遇了。一个完全空白的市场,形成成熟的发达市场,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和经济大国,市场份额的确切数量实在是难以估量。

                  五、中国紧急救援产业化基础

   紧急救援对于中国并不是陌生的事物,各地消防部队常年担负着社会紧急救助的任务,只是不作为商业行为和企业活动而已。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然的方向;紧急救援按照企业行为运作,使紧急救援产业化就是历史的必然。我国过去已经工作多年的救援组织可以通过资源整和、体制改革等多种方式,走企业化、产业化的道路,实现中国紧急救援产业化。

   紧急救援业的产生是首先服务于保险业的。为保险人提供救援使意外事故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使保险机构的赔付也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就是救援企业能够从保险业分得利益的原因。保险业的发展给紧急救援企业化提供了生存可能与空间。我国保险在入世后必须积极提升自身实力,以加强与国际同行的竞争能力;而支持和联合紧急救援产业一起发展是必由之路,这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必要手段。而这方面我国保险公司还刚刚开始进行试验,将会有巨大的空间供紧急救援企业活动。

    救援卡的发放与信用制度的完善有直接关系。以现代金融信用方式出现的信用卡制度、救援卡方式,是紧急救援产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我国人民早就有互助的传统,民间集资互助活动广泛存在;把这种良好的基础转移到救援卡的发行上来,就会形成紧急救援产业的可靠根基。中国加入WTO的进程,一定会极大的促进金融和保险业的发展速度,救援卡的建立和发展也因此会迅速推广。

    旅游活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的事情。我国人民在近几年才开始了普遍的大规模的国内、国际旅游活动。商务旅行也只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才会普遍而大规模的成为人们生活的经常性活动。我国正在不断发展国内外经济贸易和旅游活动,形成了巨大的商务、旅游流动人群;从而使交通产业有了巨大规模的发展,这必然增加了多种多样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此,紧急救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就有了必要和动力。

    整个国家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将会带来全体人民的行为方式和思维形式的大转变。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方式对待和处理方方面面的事情,必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自然行动,紧急救援的商业概念和产业方式也因此而被接受。特别是紧急救援商业化后带来的多种好处和效益,也将为本身的发展带来信誉和推动。紧急救援产业化的物质基础已经存在,从接警、协调、指挥需要的网络化通讯设备,到监控、反馈、记录的音像电子系统,再到快速反应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所需的交通工具,救助应用的现代化专业设备,都可以方便的购买和装备,只需要解决投资筹备问题就可以了。解决好认识和组织方面的问题,形成产业化的实体和能力,没有原则性的困难和障碍。

   相信通过有志于此项事业的志士仁人们的共同努力,中国紧急救援产业追赶世界水平的时间不会太远。

close

tel

  • 13253661621